阅读历史 |

第52章 第 52 章(1 / 3)

加入书签

只是, 这幻境是朱祁镇的。朱祁镇本人却不在其中。

姜烟的柿子穿过朱祁镇,滚落在地上。

她见过白起指挥下的战场,见过霸王在乌江边上饮恨自刎, 也见过马踏匈奴的草原战场。

可从来没有一场仗让她觉得内心怒火中烧。

那些无辜惨死的明军, 他们本不用如此。

还有曾追随朱棣, 经历过靖难之役,远征安南, 将自唐后独立四百余年的交趾重新纳入版图的英国公张辅,本该是安享晚年的年纪, 却因为朱祁镇,惨死乱兵中。

姜烟冷着脸,看着瓦剌的也先将朱祁镇俘虏。

看着朱祁镇穿着天子铠甲, 却窝囊的蜷缩在瓦剌的营帐内。

看着孙太后和钱皇后送来的大批珍宝,只为换回朱祁镇。

也先得意的笑,在姜烟面前久久不能停。

朱祁镇沉默着, 希冀大明可以将他带回去,无数次安慰自己是大明皇帝。

大明皇帝!

身临其境, 姜烟恨不得提着朱祁镇去外面看看。

让他看看, 自他被俘虏后, 瓦剌士气大振, 也先更是带着他这个大明皇帝到宣府、大同这些地方,要求镇守的兵将打开城门。

一路打到紫荆关, 最后更是逼近京师。

这一路,瓦剌的大军是如何摧毁大明百姓的家,如何将那些逃亡的百姓斩于马下。

又是如何在大明的土地上烧杀劫掠!

天子守国门。

何等讽刺?

本该镇守国门的天子却成了敌人的俘虏。

姜烟看着那个蜷缩着,口中念念有词,自信自己是帝王不会死的青年, 气得浑身哆嗦。

这一日。

从前日月山河的大明,笼罩着一层阴霾。

姜烟不愿再看,这里的一切压抑得让人无法呼吸。

这些瓦剌士兵的笑容,只会让姜烟想起那几片被踏入泥中的布甲。

朱祁镇的被俘,对大明的震动远比姜烟所想的还要可怕。

朝堂中甚至有人以星象为由,主张南迁。

不少官员也连忙安排家中亲属南下避难。

整个北平看似风平浪静,实际上早已是暗流涌动,人心惶惶。

几十万明军打不过瓦剌两万,甚至输了个死伤过半。

那不是一两个人,而是十几万人!

十几万人死在了土木堡,英国公等人也都战死。

这对从前在战事上几乎所向披靡的大明朝堂来说,是最惨烈,也最可怕的战败。

孙太后远不如当年的太皇太后,与钱皇后婆媳只对皇帝的安全忧心忡忡。

群臣无首,朝堂轰然间成了一盘散沙。

姜烟站在大殿门口。

从前井然有序的金銮殿此刻也是乱糟糟的一团。

谁都有自己的念头。

而那群考虑南迁的官员更是连如何南迁,人员如何安排都开始讨论。

“南迁?”

于谦站在官员之中,突然转身凝视着那群讨论着该如何南迁的官员。

大概是他声音洪亮又好听,“南迁”两个字说得满是讥讽之味。

大殿陡然一静。

就见于谦上前一步,对着那群人冷笑几声,摇着头低喝道:“荒唐至极!”

“于谦,你这是什么意思?”

“如今这情形,若是京师失守,到时候再南下如何来得及?难道要重蹈靖康覆辙?”

于谦扫视群臣,只对众人道:“你们只看到靖康,难道瞧不见宋朝南渡后的结果吗?大明的宗庙、皇陵都在北平。大明的根基在此,你们却要南迁?放弃大明的社稷吗?”

于谦手里的笏板就差没有指着面前这群人的鼻子,骂他们居心不良。

“大明绝不南迁!”站在于谦身侧的吏部尚书王直也开口。

“没错!绝不南迁!”

“打就打!当年能将他们打回草原,如今不求打出去,只守卫京师还做不到不成?”

“没错!”

于谦的身后,站着朝堂中的主战派。

皇帝被俘,国耻当头。难道他们还要像过街老鼠一般离开吗?

他们或许不能直接上场杀敌,却也不是龟缩之辈。

姜烟看着对立的两边。

哪怕知道最后的结果,也难免心潮澎湃。

看到于谦站在人群最前,那身红色的官袍灼灼刺目。

在这个国难当头的日子,于谦带一干主战派大臣,竭力撑起了大明的一片天空。

姜烟缓缓坐下,本来因为朱祁镇气得匀不过来的呼吸,反倒是在这吵闹的金銮殿平复下来。

于谦悄然走到姜烟身边,学着她的动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